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公會資訊 >

運動服飾品牌商也玩穿戴裝置

時間: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日期:2015/02/25 【 貿協駐紐約辦事處/ 報導】
 
        數位穿戴科技快速發展,其運用領域漸廣,各類可穿戴裝置逐一推出,如:智慧眼鏡、智慧手錶、智慧運動記錄器、智慧服飾(含項圏、頭盔、束腹、胸罩、鞋子、運動衣等)和醫療健身裝置等。

        美國兩大運動用品服飾品牌商Nike公司和Under Armour近年來都在可穿戴裝置上都採取相當大的策略和行動。Nike的Nike+運動系列硬體和應用程式(app)推出已近十年,而Under Armour則進行數個app相關的購併,兩大品牌商都視可穿戴裝置市場是未來利基所在。

        Under Armour於2月初以5億6,000萬美元購併Endomondo和MyFitnessPal兩家健康追踪記錄相關服務商,早在2013年12月時Under Armour已取得MapMyFitness,加上新的兩家而建立了全球最大數位健康和健身社群。Under Armour主管於2014年7月時表示,從可穿戴裝置上取得的數據可以讓該公司有機會在其行動app上開創新經驗,並得以協助品牌合作夥伴同樣地加入可穿戴裝置市場。

        目前Under Armour發展出來的可穿戴裝置有2013年3月推出的Armour 39—圍套在胸部的運動監測帶,可量測心跳速率並透過藍芽同步儲存16小時的數據於行動裝置或智慧手表上,配合的app可即時呈現心跳速率,並估算出熱量消耗值和運動的強度等資訊。

Forbes雜誌指出Under Armour的發展行動有潛在的風險,運動服飾商要藉由可穿戴裝置和app從其目標顧客上取得健康和健身數據看似很完美,但使用者對手上數據要交給品牌業者的反應則難確定。

        Nielsen的市調顯示,健身追踪記錄器占美國全部Android可穿戴藍芽裝置市場的60%,即使沒有可穿戴裝置,健康和健身的追踪也已很普遍。消費者傾向於認為健康和健身追踪記錄是目前可穿戴裝置所能做的最有用的事,行銷業和零售商都認同可穿戴裝置是大量新數據的潛在來源,但消費者的反應則未明確。

        Rocket Fuel的市調指出,不論是可穿戴或不可穿戴、採用app或採用網路的健康和健身追踪記錄器,女性的使用比男性多,而25歲至44歲的使用者占58%。

        就在Under Armour欲大展鴻圖之際,德國的運動用品服飾商Adidas於2月4日向聯邦法庭提出控訴,指出Under Armour的Armour39手錶和胸帶以及MapMyFitness App侵犯Adidas在運動時監測心跳、熱量消耗和其他指標的10 項行動app技術專利。Under Armour聲稱MapMyFitness早已被公認為該領域的先鋒,該公司將審慎了解Adidas的控訴和採取對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